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時尚網
聊北京少不了四合院,以前沒覺著,到外地念書許多同學都很感興趣的問我,才知道四合院也成了北京的一景了。這回就在社區里灌一筆,不太了解的北京哥們兒看看,免得讓人問蒙了,自己家門口兒的事兒再不知道可有點兒…… 外地的朋友以后來北京玩兒,逛四合院也不至于覺得冤,走到哪兒也能說出個道道兒來,不比干遛腿兒強嗎。 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十二世紀,它符合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來的傳統住宅形式。四合,是指東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嚴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靜舒服的感覺,而且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從前,北京人住房講究很多,俗話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都樂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齊的院子,不喜歡倒下臺階,說那是進門跳坑(愚……)。北京人有四句話:寧住廟前,不住廟后,寧住廟左,不住廟友。院子里不能種松柏樹和楊樹,因為那是陰宅種的樹木,現在無所謂,隨您便種,呵呵。 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后廈,后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墻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游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墻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后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 。 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墻,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梢詮倪@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墻開門,接起來的走廊。如此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 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在金魚胡同)和恭王府(什剎海西街)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里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在山墻開門)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兒,可以通后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墻,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墻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兒,為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里院,就在月亮門兒的后邊,立一個磚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涼。老北京人說: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仆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墻。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 全套房子,講究的是磨磚對縫,黃松木架,風火雙檐,屋里是方磚地,窗明幾凈。除鹿頂、耳房、車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戶。所謂“上支、下摘”就是上邊的是兩扇糊著高麗紙的窗戶,外邊的一扇,可以用兩根細鐵棍兒支起來。 |
||||||||||||||||||||||||||||||||||||||||||
|
||||||||||||||||||||||||||||||||||||||||||
上一篇:中式風格裝修色彩還是色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