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節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雕塑設計藝術網 名稱:舊石器時代石器 標號:001 名稱:舊石器時代骨、貝裝飾品 標號:002 名稱:新石器時代石器 標號:003 名稱:陶塑高足盆 標號:004 名稱:陶塑鳥形壺 標號:005 名稱:獸形陶壹 標號:006 名稱:獸形陶 標號:007 名稱:陶塑鴟鸮頭 標號:008 第一章--第二節 第二節 原始時代的石器和骨、玉雕刻 ——人類最早的雕刻藝術的雛形 人與古猿的區別在于勞動,在于從勞動中創造了生活和生產工具——石器。恩格斯說過:“勞動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 “沒有一只猿手曾經制造過一把即使是最粗笨的石刀!(《自然辯證法,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在人類僅能打制出粗糙的石器時,歷史上稱為舊石器時代(介于新舊之間還有個中石器時代,亦稱為細石器時代)。到了能把石器逐漸地磨得光銳、美觀并能分工使用時,稱為新石器時代。從舊石器到新石器的過渡期,所謂中石器時代其石器是介于粗細之間的。 原始時代人類的不同歷程,都是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勞動不僅創造了人,創造了石器工具,而且創造了人類最原始的精神文化——美的裝飾品以及原始的雕塑制作。因為人類在漫長歲月的勞動中,鍛煉了手的靈巧,發展了腦的思維能力和審美意識,在這個基礎上,隨著精神生活的需要,創造了各種藝術。也正如恩格斯所說: “由于手、發音器官和腦髓,不僅在每人身上而且在社會中共同作用,人才變為有能力進行更為復雜的活動和有能力提出并達到更高的目的!c商業手工業一起,最后出現了藝術和科學!(同前書)恩格斯的這段話,概括了人類進化的全過程。 足以稱為人類最早的雕刻,應是屬于原始社會的石器。由于生活需要,石器的形式逐漸增多,石塊和石片被修整為不同樣式的勞動工具。在山頂洞人時代,已能利用骨、角雕磨成漁獵或其它工具,有的還在上面刻出各種對稱的或交叉的線紋,更能利用獸牙、貝殼或礫石塊進行雕磨、鉆孔,穿連成串,制為非實用的裝飾品,這說明人類當時已有能力提出并達到美化生活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人類的手的運用更為靈巧,按用途需要,把石塊或石片磨制成刀、斧、鑿、錛、鏟、紡輪、箭鏃等工具或武器。從雕刻造型的意義說,這些石器雖屬實用品,但其性質已接近于雕刻藝術制作。特別在新石器時代后期遺址中,曾發現有單純用為裝飾的玉、石、象牙雕刻。如在陜西臨潼姜寨屬于仰韶文化的遺址中,發現有玉雕耳墜,在山東寧陽大汶口、浙江杭縣良渚和余姚河姆渡等:丈化遺址中,曾發現雕刻細致的玉環、玉 璜、玉壁和象牙雕刻的小杯,琮筒、雙鳳紋飾片等實用器皿或裝飾品①。在甘肅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墓葬中,也曾發現有玉壁。這些雕刻物,從設計能力和雕磨工藝看,比之山頂洞人時代顯然已有很大進步。 我國原始時代獨立的、即不屬于實用的雕刻藝術創作,雖然遺存極少,但那些具有多種造型的石器、骨角器以及用多種材料雕刻的裝飾品,盡管形象質樸,但它畢竟是人類的智慧創造,并且已經形成為我國原始雕刻藝術的雛形。 標題 副標題 全文 作者 關鍵字 導航 來源 上一篇:第一章--第三節 下一篇:第一章--第一節 相關新聞 第一章--第一節 佚名 第一章--第三節 佚名 標題 副標題 全文 作者 關鍵字 導航 來源